展览回顾:振动的云层
由设计互联发起的首届设计策展计划孵化的展览“振动的云层”将于4月30日在招商蛇口旗下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园景展馆开幕,展至7月18日。展览由蔡艺璇策划,12位参展艺术家、建筑师、学者和音乐人分别来自阿根廷、芬兰、美国、瑞士、西班牙、新西兰和中国七个国家,其中包括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Diller Scofidio + Renfro、艺术家Tomas Saraceno、来自深圳本地的建筑师黄泽林等创作者,呈现了来自气象科学、艺术感知、建筑设计多个维度的12件(组)作品。
中国美术学院教授、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杭间,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、教授宋协伟,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、硕士生导师张欣荣,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秦丹枫,以及设计互联总监赵蓉出席了开幕式。
一个神秘且轻盈的世界:
振动的云层
空气的自然,物理空间的意义,及生命内涵
Karolina Sobecka 《记忆、理想与建设》
赵潇潇 《可感的云层》 装置合作艺术家:聂梓伦
Janine Randerson 《云的反射率》 《气的化石》
一楼展厅;摄影:卓泓泽 DUO建筑影像
舞者潘晓梅演出
空气无形无相,却可以承载湿度、温度、闪电、云层、风、污染物、无线电波、飞鸟与尘埃。它穿梭在身体与自然、建筑与山川、现实与虚拟平台之间,构成了我们共同呼吸的环境。由空气所引发的关于“宇宙、生息、自然”的哲学思考也贯穿古今。展览聚焦在空气政治,以及它所包含的生态、空间和物理意义,以及生命内涵。通过建筑装置、多媒体影像、声音系统和漂浮平面,创造了一个光影交织、轻盈灵动的世界。
西方哲学注重空气的物理属性。古希腊人设想“以太”为一种“居于天空上层”的物质,是除水、火、气、土之外的第五元素。随着后世宇宙学的发展,以太又意味着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,带有力学属性,提供了电磁波、引力、以及潮汐作用的介质环境……即使后来的宇宙学推翻了种种假想,但空气作为介质的意义,以及物质之间的状态,一直延续。
东方的气息流转则更为精神性,与生命本体相连。道家认为物质是由气构成的。开天辟地之时,阴气阳气交合,浊的气体下沉形成地面,而清的气体上升形成天空。世界是在气的运动下产生,生命的过程也是一种气化的过程。
无论东西,空气作为物理条件都贯穿了我们生存的整体环境,而它作为流转于天地与身体之间的气息,更是滋养了生命。而我们现在面临的严峻问题却是: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不断将碳物质和温室气体送入大气,将大气由自然转化为人工的产物。空气作为公共界面,流转于不同的生态圈层之间,也在数字控制和资本的驱动下不断受到侵占:化学物质占领云层,可吸入颗粒物漂浮在肺部,电磁辐射包围着地球。在这样一个时代,如何呼吸?如何抵抗气候变化和对地球的资源开采?设计师如何介入气候调节及空间设计?对不可见环境的数字呈现如何改变我们对环境的认知?
摄影:潘锦心
孙雷《暖水待风》
摄影:卓泓泽 DUO建筑影像
早期宇宙的历史可以用三件事来概括:体积增加,时间流逝,以及温度下降。就我们的宇宙而言,这三件事讲的是同一个故事:随着空间扩张,时间流逝,温度也下降了。其中只有一个过程需要具体研究,人们选择了温度。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天气,这并非偶然。美国的新英格兰人抱怨东风的到来,中国人耐心等待着第一场春雨唤醒已经播种的土地,阿拉伯人一遇见陌生人就会询问雨到底下在了何方。暖水在等待风。
独立音乐人孙雷的《暖水待风》是一个声音生成系统,6个声道不断变化,创造了一个环绕全场的声音环境。同时展出的声音作品还有梁奕源的《甲亥》及《乙午》。
黄泽林 《楼板》
建筑师黄泽林在双层挑高空间中引入了一个“漂浮”的透明楼板,将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基面引入建筑,顶部的光线透过透明楼板达到地面,渗入了新的色彩和光影;装置以环境为主体,薄膜为容器,从不同角度观看,周遭的环境、光影勾勒出漂浮楼板起伏的表面。
从地表到万米高空之间并非真空,而是充满了微观粒子的振动,水汽波、通讯信号和宇宙射线,嗡鸣作响的无人机等高空作业。“云”与“云平台”同构,自然现象的振动、通讯网络的电波振动以及无人机对地表的实时监控,占据了同样的空间。从物理空间到虚拟平台,网络将我们自己拓展到多个终端和数据库中。与此同时,人们对空气的认知依赖技术与图像数据。只有从宇宙回看包裹陆地的大气,将整体环境视作客体,大气才成为可被编辑与创作的媒材。占领云层、与占领云端,成为了新的占领陆地与身体的方式。
赵潇潇 《可感的云层》
装置合作艺术家:聂梓伦
特别鸣谢:黎丰祺 提供技术支持
摄影:卓泓泽 DUO建筑影像
赵潇潇的作品《可感的云层》即是介入这个充满振动的大气界面。从对流层到散逸空间及宇宙星际之间,充满了宇宙UV射线、Gamma射线、水汽波、5G信号等在不同频率振动的电磁波,自然现象的振动与人造飞行器(卫星及通讯设备)的振动在同一空间中共存,而我们却时常忽视他们之间的冲突,及其背后的技术和地缘政治因素。赵潇潇设想了四个云团,宇宙云团、紫外线云团、天气云团和5G云团,或警示当前的冲突,或构想将生态危机转化为新能源。
种子、图像与土地,双屏影像
阿维拉多 · 吉尔-福尼尔,尤西 · 帕里卡
Seed,Image and Ground
Double Channel Video Installation
Abelardo Gil -Fournier, Jussi Parikka
由Abelardo Gil-Fournier和Jussi Parikka创作的散文电影《种子、图像与土地》(Seed, Image and Ground)从一系列问题出发:风如何化为图像?如何编制风?对风与大气的视觉化隐射了怎样的技术文化?作品呈现了空中应用技术“种子轰炸”对农作方式的影响,以及人类通过远地遥感认知土地和植被生长所带来的认识转变。地表植物知识史、以及视觉分析下的生态环境史,是一部图像的历史,也是关于循环、速度、和自动飞行的历史。
气的纪元,托马斯 · 萨拉切诺
Aerocene, 2016 - ongoing
摄影:潘锦心、叶豪杰
Tomas Saraceno的《气的纪元》(Aerocene) 则是从飞行的角度介入大气,他和他的团队设计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无需使用化石燃料、氦气或锂电就可以自由漂浮的飞行器,由此前瞻性地提出了一个可以摆脱化石燃料、自由飞行的未来。
空气只有远观的时候才是流动的实体,而近处,空气则由一系列肉眼不可见的化学物质组成 :氧、氮和水蒸气,以及地表活动的印记。火山爆发后的云层蕴含着岩层记忆,人工降雨工程中的碳酸钙也会成为云的成分。
记忆、理想与假设,卡罗琳娜 · 苏北卡
A Memory, An Ideal, A Proposition, Karolina Sobecka
摄影: 卓泓泽 DUO 建筑影像
Karolina Sobecka作品《记忆、理想与假设》(A Memory, An Ideal, A Proposition) 着眼历史,用化学手段重制了历史上的三朵云——1816年坦博拉火山上空的云层,蕴含着草地、森林、农田、动物、鸟类和细菌,以及山坡上生活过的人类痕迹;1946年General Electric实验室里的云,准确控制的模型推动了降雨技术的研发;以及2018年亚利桑那上空八英里处的云,气候干预工程向大气喷射反射粒子以应对全球变暖,将紫外线反射回天空……矿物质与分子排列制造了我们对大气的感受,焦虑、愉悦、恐慌或安逸都沉浸在一片混沌模糊中。而实验室模型所建立的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框架,也将大气化为一种有限的、量化的经济模型。
《云的反射率》《气的化石》珍娜 · 兰德森
Albedo of Cloud, Fossils of Air, Janine Randerson
摄影: 卓泓泽 DUO 建筑影像
Janine Randerson的两件多媒体影像作品《云的反照率》(Albedo of Clouds)与《气的化石》(Fossils of Air) 一同展出。她的作品受到“观云”历史的影响,从热衷云景的古典绘画,到19世纪欧洲国际云图(L’Atlas International Des Nuages)对云的命名。《云的反照率》研究了不同技术如何“看到”云以及观测的主观性。《气的化石》则探索了被封存在新西兰南部Haupapa/Tasman冰川中的气袋,揭示了这些气穴“化石”所包含的百年前冰川形成时的大气记忆。
从大地与天空,再到粒子之间,空气的尺度比我们日常所熟悉的要更广阔、也更细微。空气的性质:对流、辐射、湿度、传导、挥发、压力等等,提供了气候设计的新思路。同时也引发了建筑师们的进一步思考:如何将自然现象中的尺度和丰富的内涵引入建筑?可否从环境和感知上塑造空间,而非仅仅将建筑作为经济分配和功能性的实体。
对于瑞士建筑师Philippe Rahm而言,建筑是建造气候的艺术,我们栖息在不可见的气候环境当中。建筑在于通过热力学的、湿度、化学物质和对电磁波的调节,创造一个宜居的空间,而非建造墙壁地面等实体空间。他的概念短片《气象建筑》(Meteorological Architecture)从身体、室内、城市三个维度讲述了建筑设计对气象的介入。
模糊大楼,DS+R
Blur Building, Diller Scofidio + Renfro
《气候作为媒介》王哲睿
Climate as Medium, Wang ZheRui
摄影:卓泓铎 DUO建筑影像、潘锦心
王哲睿的《气候作为媒介》(Climate as Medium)提出了一个可呼吸的建筑。他设计了一件可穿戴设备,当它被激活后,可以对空气进行过滤,包裹身体的大衣如同延展的呼吸表面。这样的呼吸表皮也可以被拓展到建筑立面和城市尺度。
开 幕 式
即 兴 表 演
舞者潘晓楠演出 王琛玥 摄影
振动的云层
2020-2021设计策展计划获奖与入围方案展
展期:2021年4月30日-2021年7月18日
地点:设计互联旗下园景展馆
地址:深圳市南山区望海路1187号,海上世界文化艺术艺术中心一层
策展人:蔡艺璇
参展人:Abelardo Gil-Fournier(西班牙)、Diller Scofidio + Renfro(美国)、黄泽林(中国)、Janine Randerson(新西兰) 、Jussi Parikka(芬兰)、Karolina Sobecka(瑞士)、梁奕源(中国)、Philippe Rahm architectes(瑞士)、孙雷(中国)、Tomas Saraceno(阿根廷)、王哲睿(美国)、赵潇潇(中国)
策展及研究团队:Conversazione
项目经理及外联:潘锦心;研究员:曹雪菲、陈思睿;媒体统筹:徐頔;策展助理:李国宁、翁静妍、肖亚汐、张瑞麒
设计团队:
展陈设计师:赵潇潇;展陈设计助理:李思涵、罗森、聂梓伦;平面设计:Pocca;平面设计助理:施婧
设计互联团队:
副馆长:赵蓉;品牌总监:顾灵;策展人:唐司韵;策展助理:张睿、陈沛;展览经理:周辰琛;展览助理:潘璇
志愿者:
李玉燕、郑希婉、段慧仙、程鑫、马佳婕、王琛玥
关于策展人
蔡艺璇,设计师、策展人、创作者。她是 Conversazione 非盈利艺术组织的创始人。四年来,Conversazione在纽约和北京组织近百场论坛、放映及戏剧工作坊。她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建筑系,创作领域涵盖建筑设计、短片电影及实验剧场,致力于探索游戏化的剧场空间、媒体技术与空间政治。她的作品曾在北京龙门美术馆、New York Oculus等地展出、放映,曾获鸣凤堂国际青年影像节铜奖。她策划的展览《齐物生息:堆栈地貌中的自然系统变动》曾入围OCAT2020研究型策展计划并展出。
关于首届设计策展计划
首届设计策展计划由设计互联在2020年8月发起,面向全球征集优秀策展方案,推动设计研究,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搭建交流、实践的平台。由奥雷·伯曼(Ole Bouman)、约瑟夫·格利马(Joseph Grima)、杭间、侯瀚如、布莱奥尼·萧福德(Bryony Shepherd)、宋协伟、童岚、姚嘉珊八位特邀评审组成的评审委员会,进行了三轮评选,从投稿中先后选出六组入围方案、三组设计互联研究伙伴与一名设计互联策展人奖得主。获奖方案“振动的云层”及入围策展人方案展将于2021年4月30日至2021年7月18日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一楼园景展馆展出。
主办:招商蛇口|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
出品:招商蛇口|设计互联
联合主办:深圳市创想公益基金会、招商局慈善基金会、深圳市设计互联文化艺术基金会
支持单位: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办事处
合作伙伴: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,中国美术学院·跨媒体艺术学院·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,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